幸福“气” 富南疆
来源:北青网 2023-08-30 15:33:45

原标题:幸福“气” 富南疆


(资料图)

8月19日一大早,西部帕米尔高原上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黑孜苇乡康什维尔村,村民努古丽·马麦提艾萨熟练地打开天然气灶,不到半小时就做好了早饭。

2013年,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实现主干管线全面投产。在政府的帮扶下,包括努古丽·马麦提艾萨家在内的262户农牧民相继搬进通了天然气、装着壁挂炉的安居房。

10年来,这条长达4704公里的能源动脉,让南疆42个县市、46个农牧团场的800多万名各族群众迈入天然气时代,描绘出南疆地区绿色低碳、生态和谐的美好未来。

“幸福底气”送来品质生活

“等着啊,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吃上香喷喷的抓饭!”家住新疆喀什古城的82岁居民阿依先古·克吉克打开天然气开关,眼看着炉灶里“钻出脑袋”的蓝色火苗,不停赞叹生活的便利。

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建成投运后,喀什地区多个县市实施天然气入户配套工程。阿依先古·克吉克彻底告别了“取暖靠烧柴、做饭满身灰”的生活,家里的小厨房也焕然一新。

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变,也让喀什市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天然气在喀什地区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已提升到25%,让这座大漠深处的“丝路明珠”,一二级天气达到218天。

得益于塔里木油田和田河气田的天然气资源优势,和田市以清洁能源助力绿色发展,大力推动城市“煤改气”工程,建成总吨位1102吨的天然气锅炉586个,完成居民入户率达91%,成为新疆第一个以天然气整体集中供暖的城市。

据测算,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投运十年来,累计向南疆输送147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替代1955.1万吨煤炭,减排二氧化碳2077万吨。按一棵树每年吸收100千克二氧化碳来计算,相当于植种2.02亿棵树。

“产业旺气”带动一方振兴

7月中旬,在南疆的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我国最大的超深凝析气田——塔里木油田博孜—大北区块地面骨架工程天然气外输管道成功投产,每年最大输气能力由50亿立方米提升至120亿立方米,对提升天然气供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以来,拜城县就成为塔里木油田增储上产重要地区,境内开发的天然气生产量每年以9.18亿立方米的速度增长,截至2022年底达到205亿立方米,占据整个新疆天然气总产量的50.56%。

“正是天然气开发量的持续增长,推动拜城县跨入百亿县市行列,2022年地方生产总值达到145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11%。”拜城县委常委、副县长蒋东辉说。

不仅是拜城县,阿克苏地区的库车市、沙雅县、新和县、温宿县都是塔里木油田油气勘探的主战场。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建成投产后,塔里木油田持续加大油气资源特别是天然气的开发力度,加快落实了克拉—克深、博孜—大北两个万亿立方米大气区和富满10亿吨级大油气区,先后开发克拉2、迪那2、克深、博孜、大北等32个油气田,有力提升了环塔里木盆地的供配气调控能力。

有了充足气源,南疆的和田、喀什、阿克苏、克州以及阿拉尔等县市,开始着力推进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农产品加工、能源矿产开发、民族特色加工等产业发展,不少实体企业落户南疆,业务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的延伸与辐射,南疆各县市以园区为载体和平台,打出天然气深加工链新名片。环塔里木盆地一条新型工业化经济带显现,带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油气主业高质量发展的杠杆,撬动了600多家当地企业发展,促进6万多人实现就业。库尔勒、轮台、库车、喀什等14个城市纷纷乘着清洁能源的东风,加快绿色产业集聚,推进新型城市群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迈上快车道。

“智慧管气”夯实能源保供

位于喀什市的南疆利民油气运行中心,被称为整个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输气系统的“控制大脑”。走进调控中心,生产调度员正密切监控数据变化,百公里之外的末站实时供气情况,尽在掌握之中。

“数字化武装下的南疆天然气利民管网,场站各项生产信息全面实现数字化采集、远程操控和集中管理。”塔里木油田油气运销事业部南疆利民油气储运中心副经理李晓波说,智慧管理模式让“采、控、管”等各项生产操作更加精准、精细、及时,为南疆天然气增压“稳、准、精”发挥了关键作用。

把民生用气放在首位,着力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落地,为能源保供提供了关键支撑。

10年来,塔里木油田陆续建成英买凝析气田输气站联络线,实现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管网和西气东输管网互联互通、相互调配;建成了大北、阿瓦提、乌什、大桥乡等支线,持续扩大供气范围;建设了喀什、三岔、泽普、和田等4个压气站,形成了“四级五段”增压保供模式,持续提升保供能力。

如今,环塔里木盆地输气管网供气点增长至79个,年供气量从2012年的25.27亿立方米增加至2022年的56.3亿立方米,今年上半年已向南疆供应天然气33.2亿立方米。

在沙漠中、戈壁上、农田里、山崖间,4000多公里蜿蜒的能源管线,勾勒着“山清水秀、屋热心暖”的和谐图景,谱写着“产业发展、活力迸发”的精彩华章。

(本报记者 李慧 尚杰 赵明昊)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